加为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研究

中国民协赴贵州苗族侗族水族地区调研  

[关闭本页]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发布时间:

  缘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按照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和中国文联加强调研工作的要求,5月1日至7日,在贵州苗族传统节日“姊妹节”期间,中国民协会同贵州省文联组成采风调研组深入到黔东南“苗疆腹地”及侗族、水族聚居的山村,本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在层峦叠嶂的山脉中穿行,走进一个个苗侗等各族人民世世代代营造的神秘村寨,探访先民们祖祖辈辈创造的璀璨民间文化。

  初夏的黔东南山区细雨绵绵,考察组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攀行,在吊脚楼下与村民对话,在“美人靠”上与传承人攀谈,在崎岖的山路上寻找远古的文化遗迹,在“最后的鸟枪部落”里记录古风,在人口生育“第一村”里破解人文密码。所到之处,处处散发着苗岭古朴的民风,一路走来所获颇丰。此番采风主要围绕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现状、民族节日的时代演变等展开深入调研。通过现场考察,口述记录,实地参与民俗活动,调研组多视角、全方位地了解到来自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第一线的情况,收集整理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民族民间文化第一手资料。

  一、多彩的民族节日文化

  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素有百节之乡之美誉。在这神奇的沃土中,蕴藏着的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苗族姊妹节即是一颗璀璨的节日文化明珠。

  姊妹节苗语的音译为“农嘎良”,源于一个苗族的经典爱情传说,是苗族青年特有的择偶恋爱的节日集会。相传苗族男孩金丹和女孩阿姣自由相爱,却遭到父母及族人的反对,阿姣通过做姊妹饭和金丹相约,最终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后来,姑娘们纷纷效仿阿姣的方式,带上自己制作的“五彩姊妹饭”到山上去款待外村到本寨来找她们“游方”(找伴侣)的男青年。这种择偶方式曾经每逢农闲季节举行,而规模仅限于一村一寨,“农嘎良”即由此而来。后来,这种形式在一些地区有了固定的日期和地点,如被称为姊妹节的发源地老屯乡一带就把姊妹节的时间定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十七。如今,姊妹节已被列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当地政府和苗族群众已对这个可追溯上千年历史渊源的节日进行了新的时代阐释,并对节日的形式及内涵开展了多重文化的自觉探索。较之以往,我们参加的姊妹节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更加迎合了旅游市场和商业需求。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我们在看到姊妹节有序传承的同时,更希望当地政府及苗族群众在深入挖掘姊妹节潜在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更加注重姊妹节民俗文化的内涵,使这一苗族人民独有的节日文化得以全面继承和发展,并使姊妹节固有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二、丰富的苗疆村落遗产

  在考察雷山苗寨时,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如是评价苗疆村落建筑的独到风貌:苗寨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既关风蓄气又遮风挡雨的风雨桥,侗寨考究的寨门、壮观的鼓楼以及或质朴或华丽的戏台,都凝聚着祖先的智慧、山水的灵动和自然的气韵。贵州因村寨而多彩,村寨因建筑而多彩,建筑因“活着”而多彩。活着的是人气,是村寨中动人的歌喉、热烈的舞步,以及那些随时可以投入的绣花的巧手;活着的是乡风,是寨里寨外怡然自得的劳作、生活场景,以及太多的温馨细节;活着的是节庆,是五花八门却至今仍为各族群众乐此不疲地享受着的节日;活着的,还有民间的传统观念,这是村落文化的魂灵所在。贵州的村寨,愈是深入愈是精彩。

  黔东南州是苗侗古村落的聚集地,全州共有276个村寨进入国家公布的传统村落名录,仅调研组所到的台江县就有36个村寨进入名录,占全县67个村的一半以上。在这些村落中保存了最原始的自然生态,最淳朴的生活方式,最本真的人性,最温暖的人情,最古老的人类文明和文化多样性的活化石。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侗人民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地理特点,所有民居设计规划和建材运用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表现出了巧妙利用自然资源的民族特色。每一座村寨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都具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如,传统村落中古民居的木结构,苗族的“美人靠”,侗族的“吊脚”“鼓楼”,都成为中国古建筑杰出的典型代表,表现出中国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长期居住在树木茂盛的山顶或山腰的苗族就地取材,充分体现出中国祖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在这次考察中我们还发现,传统村落无论是彰显古村落风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源自远古的民风民俗,都不可幸免地在城镇化的浪潮中急速变化着。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变,这是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但是我们多么希望这种改变能够与客观环境相协调,能够在发展的同时承接历史文脉,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让人们记得住乡愁,或许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其实在这些苗侗村落中,蕴藏着很多智慧,尚如同一个远未被开发的宝藏,等待着现代人去开启,切不可在没有发现时就被我们破坏了。我们期待这里的政府和人民坚持“禁砍树,慎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的做法,防止“不保护没破坏,小保护小破坏,大保护大破坏”的怪圈,切记盲目套用“新理念,新材料,新方法,新规划,新布局”的思路,而是充分发掘本土文化营养和尊重当地地形的乡土建筑实践,运用传承了世世代代的行之有效的苗侗人民的村寨建设布局及建造智慧,让古老的村落保持住传统的风貌,使之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神秘的民族文化符号

  多彩贵州有着多彩的民间艺术,调研组侧重从剪纸、刺绣、蜡染的传承方面入手调研,试图从中找到这些来自远古的手工艺与时代对接的契合点,进一步深入了解了贵州苗族、侗族及水族民间手工艺在民族文化传承和生活中的作用。比如,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苗族文化的传承除了依靠口头文学形式外,就是通过剪纸、蜡染、刺绣等手工艺途径完成的。这些手工技艺的造型和技法具有独特性,文化性,稀有性和不可复制性,在世界上堪称一绝。其中的剪纸、蜡染和刺绣有着同一种文化的渊源关系。

  我们调查访谈的几位传承人身上都充分体现出了这些手工艺之间的衔接和递进关系。如台江老屯乡剪纸传承人张套你,13岁开始跟母亲学习剪纸,从事剪纸五六十年。她告诉我们,剪纸纹样都是根据苗族独特的口传文化剪刻,大部分通过古歌内容创作,是苗族人民世代智慧的结晶。在众多的贵州民间工艺中,剪纸是一项基础创作,她创作的剪纸都分别成为蜡染和刺绣的花纹底样及蓝本,成为第一道工序,再经过蜡染和刺绣工艺后,就作为精美的蜡染和刺绣作品呈现出来。随着社会发展分工的增细,她现在只专事剪纸的创作,在考察现场,张套你和古歌传承人刘永洪为我们合唱了经典古歌《姊妹节歌》。在雷山县,塔石蜡染传承人杨月秀告诉我们,她所穿的苗服就是按照自己设想的纹样剪刻出来再绣到苗服上的。调研组到达三都水族自治县时,马尾绣传承人韦应立正在一针一线静静地编织着她美好的马尾绣图案。她告诉我们,她的刺绣纹样也都来自剪纸,很多图样都来自远古的传承。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现在她组织了马尾绣刺绣协会,对马尾绣进行市场开发。然而,在赢得市场的同时,古老的马尾绣也容易失去很多古朴的传承。

  毋庸置疑,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些古朴的民间手工艺正面临着严重危机。特别是商品属性的不断增强,使很多原本生长在田野乡间的民间艺术,因丧失了乡土的味道而被肢解成无数碎片,逐渐背离了原初的文化意义,变成一种仅仅被观赏的装饰品、收藏品和商品。苗族文化专家余学军经长年的研究考察深有体会地说,对于贵州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手工艺的传承而言,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村寨里的青年人舍弃了老一代传统的手工技艺而投入到城市的怀抱,造成这些手工艺到了后继无人的地步。除了张、杨、韦等人在尽力艰难培养继承外,大部分村寨民间艺术的失传还在继续着。

  如何保持传统,如何接纳现代,目前尚很难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答案。但有一点我们应该明确,就是提倡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地处理原生文化和新生文化的关系,是各级政府、各地民间文艺家和民间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四、醉人的侗族大歌

  “风生水起处,寻歌坐月时”,在侗族的山寨中穿行,有山便有水,有水便有寨,有寨便有楼,有楼便有歌。悠扬的歌声随时会从鼓楼和山寨里飘来,这就是被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调研组走进富有盛名的小黄村就如同走进音乐的殿堂,这里是被称为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人们一提到小黄村自然就会想到侗族大歌,无论你在哪个地方听到侗族大歌,都会联想到小黄村。随着侗族大歌传遍天下,小黄村也名满天下。在这个村里,歌声和音乐仿佛就是村寨的灵魂,也是侗族人的一种生命表现形式,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侗族人喜欢歌,爱唱歌,事事用歌,处处用歌。歌的内容十分广泛,歌的形式也丰富多彩,有独唱,对唱,合唱,而最具特色的当属侗族大歌。大歌在侗语里的意思是大而庄重,所以唱大歌多在鼓楼、乐堂等地。我们走进小黄村,在寨中心鼓楼里面对面地领略到了侗族大歌的魅力。侗族的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没有指挥没有伴奏和乐团,村民们都能自自然然地将结构复杂、韵律繁复的大歌唱得从容舒缓、融会贯通、和谐美妙,自由地唱出了人与自然浑然天成的意境。随行的当地民间文艺家李文明告诉我们,演唱大歌的规模小到几人,大到几百人几千人,甚至数万人,人数众多,声如山洪,气势磅礴。低声部如潺潺流水,低沉,庄重,绵延;高声部宛若蝉唱溪涧,风过丛林,水流低谷,高低错落,节奏明快,嗓音圆润而清脆洪亮;多声部合唱起伏跌宕,时而像汹涌的海浪,訇然聚起洪涛;时而变成草木的欢歌,忽近忽远,飘渺空灵;时而恍若空谷传音,击破暂短的晨曦,无形间把人们的思绪导入渺远的追忆和遐想之中。我们虽然听不懂歌词的内容,但是我们都感到,无论你是否懂得侗语,也不管你是否理解歌词,都可以体会到音乐是没有国界族别的,当那悠扬、婉转、深切的旋律回响于广宇之下,激荡于山水之间,澎湃飞扬于侗族人心中之时,那旋律和气势会拨动你的心弦,使你沉浸在歌的海洋中,难怪侗族大歌被称之为“天籁之音”,“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清泉闪亮的音乐”,更能深深地懂得“饭养身,歌养心”那句侗家俗语的寓意。

  最让我们高兴的是,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这种起源于农耕文明的文化至今仍紧紧地伴随着侗族人民的生活。村民们告诉我们,侗家没有自己的文字,从他们祖先开始就用唱歌来记事和传承文化。在这个有着七百多户的村寨里,有着六十多个歌堂,每个歌堂约有十多个人,村里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会从满周岁时起被编入到一个歌堂中,这些儿童从牙牙学语开始,歌声就贯穿他的生命始终,从而验证了“会说话就会唱歌”的传说。我们所见到的几位80多岁的老人,至今还在唱着动听的大歌,美妙的大歌一直伴随着他们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这不禁不令我们震撼,不得不让我们肃然起敬。这样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正是我们盼望和期待的。一个民族有了如此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何愁这个民族的文化不能永续地传承下去呢。

  后记:在美丽的“苗疆腹地”山寨中,延续着人类童年时代的纯真,保存着人类农耕文明时期的梦想和智慧。通过这次采风调研我们感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有效保存传统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在一定区域内适当地保留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价值典型的民间文艺的文化场域和文化空间,保持传统的民风民俗,提倡手工劳动,在相对的时空内维持民间艺术传承的稳定,使传承不被旅游化和商业化所割裂,从而使那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得以生存和自然发展,这是我们共同期待的。我们衷心期望贵州民间艺术的明天会更好,能为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
 

联系电话:(010)66039810 E-Mail:[email protected]
地址:letou乐投体育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031
版权所有:letou乐投体育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2003-2015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和镜像